黄金赌城

江西“软硬兼施”打造“好房子”

2025-05-20 07:2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朋)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江西“软硬兼施”打造“好房子”

2025年05月20日 07:2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陈柱佐

  5月起,新版《住宅项目规范》开始施行,新规对层高、电梯配置、隔音性能等作出更高要求,为各地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提供了标准支撑。

  记者在江西多地走访发现,随着“好房子”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品质优、配套全、设计新的住宅涌现,居民居住体验得到升级。房企紧扣房屋“居住”本质,从实际需求出发,以品质为基、服务为本,为千家万户筑造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安心居所。

  硬件“高配” 服务“走心”

  当前,房地产行业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大开发模式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以购房者为核心的服务型开发模式,房企通过硬件升级与服务创新,打造出不少品质高、配套好、设计新的房子。

  走进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畔的联发·嘉和府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塔吊高耸,各工种正加紧推进项目施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开盘仅半年,去化率近90%。为按时高品质交付,项目在建设环节引入超高层建筑轻量化施工作业集成平台、智能施工电梯、5G智能塔吊,每5天施工一个结构层,在主体施工工期缩短15%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建筑施工质量及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不只是施工建设环节,一些楼盘通过科技手段让房屋更智能、更宜居。不久前,赣州市民邱先生购入一套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化住宅。“赣州气候湿润,尤其梅雨季节家里总是潮乎乎的。”他说,购买赣州“三江滙雲嵿”住宅,就是看中了室内配备的“六恒科技”系统。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六恒科技”系统即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恒智,可以为住宅提供冷暖适宜、空气清新、温润自然的气候生态。

  对业主而言,除了住宅配备的各种“硬件”,交付后小区的配套、物业服务水平也影响其居住体验。赣州市佳兴·滨江云宸小区业主朱丹说,搬到新家三个多月,不仅对新房的采光、隔音效果满意,小区配套也考虑得细致周到,“小区各楼栋架空层有茶室、书吧、健身房等场所,入户大门还有AED设备”。

  交付不是终点,而是美好生活的起点。江西佳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家新认为,高品质住宅需要持续为业主提供好服务,可以通过设立“社区公约”、开展节庆活动等方式,不断探索社区服务模式,让业主入住舒心、生活开心。

  “老房子”也改造成“好房子”

  除了“新房子”要朝着“好房子”目标建设,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老房子”也应变成更宜居的“好房子”。

  午饭后,九江市孙家垅社区居民左亦荷怀里抱着孩子在楼下散步,不时闻到阵阵花香。“以前这里基本都是泥巴路,而且有的楼道还乱堆乱放。”她说,没想到这几年小区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孙家垅社区由11个小区共49栋住宅楼组成,社区内有2700余户居民。由于社区内建筑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一度老旧失修,公共绿地、活动场地、便民设施紧缺。

  2022年起,孙家垅社区启动完整社区建设,通过创新建设模式、融资渠道、运营方式等撬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共建、共治。更新后社区面貌焕然一新,风雨连廊、共享球场、老年服务中心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更新改造小区内各类老化管线超过5万公里,加装电梯2.5万余部,增设停车位超过50万个,全国106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针对社区老年人居多的情况,我们对部分居民的房屋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在阳台、卫生间等地方增加适老化设施,让老年人住得更安心。”九江市柴桑区公园社区党委书记徐梦芳说,老旧小区住宅升级为“好房子”,更应关注“一老一小”的居住体验,实现为民、便民、安民的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杨东朗认为,老旧小区改造既要关注“面子”,也要注重“里子”,应加快推动老化燃气管道更新,将适老化改造更精细地延伸到居民家中,同时完善智能化终端服务,通过多种方式,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好房子”需经得起时间检验

  当前,房地产行业逐渐从“比拼规模”转向“比拼诚意”,越来越多开发商在居民居住体验上下功夫,让房子回归“居住”的本质,为千家万户筑造更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房子。

  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总经理桂绍超认为,推动“好房子”理念加速落地需在关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依托技术创新与跨领域协作,在功能、美学与可持续性之间寻找平衡。例如,适老化改造或可变式空间设计,可借助VR、AR等技术构建场景化体验,降低用户认知门槛,增强参与感。此外,设计师在建设过程中应扮演“需求翻译者”与“资源协调者”角色,以数据量化长期收益,分阶段推进技术创新,最终通过设计赋能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共赢。

  南昌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不同城市的区位、文化、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等各不相同,对住宅产品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在打造“好房子”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以住宅建设规范为标准,居民想住、想买、能买的产品才是“好房子”。此外,住宅建设规范标准在执行过程中,也需要平衡严格监管与市场活力,避免因“一刀切”而忽视了合理需求。

  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邹炯认为,要达到居民认可并愿意为房子买单的目标,需要突破传统开发模式,将地方文化基因嵌入空间营造的每个环节。他说,开发商需要因地制宜,突出在地性,通过梳理地方文化发展脉络,提炼当地生活特色,使建筑成为连接居民集体记忆的空间载体。

  南昌联发·嘉和府项目相关负责人认为,作为影响居住体验重要因素的社区配套,可以从常见的“一次性交付”转向“可生长空间”,在交付初期打造全龄共享的“休闲客厅”,设置儿童游乐、长者康体、青年社交等场景,后续业主可根据实际需求迭代为社区学堂、共享办公等主题空间,实现“一次建设、多元生长”的可持续服务供给,精准匹配不同人生阶段与家庭结构的动态需求。

  杨东朗说,“好房子”的标准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变化,因此在打造“好房子”时,也要顺应形势、及时调整,主动更新开发理念,确保理念与时代需求同步,这样才能建造出更多契合当下实际需求的高品质住房。

(责任编辑:刘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