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银发“逍遥游”,游向何方

2025-05-19 07:54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银发“逍遥游”,游向何方

2025年05月19日 07:54    来源:解放日报   

  最新统计显示:黄金赌城文旅产业中60岁以上老年游客比例已超20%,淡季时超50%。

  在积极老龄化和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银发“逍遥游”具有怎样的新特点,正酝酿着怎样的新方向?

  近期,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从银发旅游列车的增开,到景区无障碍旅游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当下的银发旅游产业已经逐渐打通“最后一公里”,成为银发经济时代最亮眼的标志之一。

  8000日元一片和牛

  撬动一周三团

  一款名为“日本白川乡6日游”的银发旅游产品,有着这样一个“传奇故事”——8000日元一片和牛,撬动一周三团。

  按照过去不少旅行社的思路,日本游产品出团,每餐餐标在人民币50—75元区间,足够满足一向节约、朴素的老年人的要求。但一家旅行社总经理李萍发现,近年来,老年人出境游开始在意质量胜过价格。不少老年人特别想吃当地的特色美食,而不只是满足于填饱肚子。

  为此,李萍在日本游行程中设计了多顿豪华单人午餐。一顿主打5A级和牛,200克,约两个手掌大小,市价8000日元,约合400元人民币,佐以一碗米饭、一碗酱汤、一份沙拉,不仅吃饱,而且吃好。还有一顿主菜是每人一整只清蒸长脚蟹。由此,报价一下超过了7000元。

  较高团价是否会令老人们却步?忐忑间,白川乡6日游打出了“全程含餐,特别安排飞騨牛、长脚蟹、能登牛等,每天不重样,一次出行享用多种日式经典美食”的宣传。没料到,每次上架后都反响热烈。

  有位老先生说:“去了6次日本,只听说过和牛很有名,这是头回吃到,很值得。”销售链接的评论里,也不时能看到“吃得开心”“吃得好”等字眼。随着报名参团越发踊跃,这趟美食之旅从每周一团(每团30人)加到两团还不够,如今已追加到了每周三团。

  “从事银发旅游行业10年,我感觉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为高质量的体验买单。”李萍说。这一变化背后,意味着国内银发文旅市场不再片面追求价廉与走马观花,而是逐步向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智能化发展。

  “年轻老人”

  引领老年旅游消费升级

  除了对价格的接受度在上升,社群化需求是当下银发旅游消费者的又一新特点。

  5月的一个上午,家住昌化路的胡敏文女士和丈夫一人背着一个双肩包,坐高铁到杭州来了个3日游。他们的手机备忘录上,两周后的嵊州7日游也已安排妥当。

  这对夫妇已年过六旬,旅游频率是一月一到两次周边短途游;一季度一次国内长途游;身体条件允许的话,一年一次境外游。

  让胡女士游兴盎然的原因是“闹猛(热闹)”。如今,她只要出行,大多都是集体行动——在梦清园公园跳广场舞结识的一群“小姐妹”如今已成旅游“搭子”。平时,大家在各个渠道发现有意思的旅游产品、有兴趣的旅游目的地,群里甩个链接,大家讨论报名,一般都有5对夫妻以上成行。也就是说,旅游成为老年人团建社交的一大内容。

  “知根知底的一群人一起玩才开心。”胡女士说。彼此年纪差不多、生活节奏差不多,路上有话题热聊,大家还能相互照应。一起出门次数多了,团队里逐渐形成了“攻略组”“摄影组”。胡女士的先生就是公认的“一号摄影师”,最近,他又花两万元买了单反相机,进一步“自修”。

  如今,新型养老观念强调,老年人应尽可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追求自我实现和精神满足。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老年人在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内容和消费水平等方面都有自身特点,他们的旅游动机包括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群体社交和健康养生等。与之相对应,市场已逐步形成旅居养老、医疗康养、文化观光、主题研学、邮轮旅游、乡村旅游等6大类主题业态。

  与此同时,研究表明,60—69岁的“年轻老人”正成为引领老年旅游消费升级的主力军。这一群体经历了改革开放的红利期,普遍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经济实力,其消费行为展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年轻老人”的旅游支出和消费质量显著高于70岁以上群体;对智能化服务和深度文化体验产品表现出强烈需求。这种消费升级趋势不仅在量上扩大了市场规模,更在质上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对“质”的重视

  排在“量”之前

  如今,在银发旅游产品设计过程中注重沉浸式体验需求,提供更多情绪价值,已成为旅行社的共识。

  当人们对婚庆旅拍的印象还停留在年轻人身上时,以青岛为基地的“银色年华·一生所爱”大型婚庆旅拍5日游,已经一位难求了。

  去年6月,86岁的沈老先生和他83岁的太太成为这条线路最高龄的消费者。青岛海边,两人身穿西装与婚纱,迎风携手,一旁的摄像师不断按下快门,捕捉美好瞬间。拍完一组后,候在一边的化妆师急忙上前帮助换装、整理发型。

  5天时间里,老夫妻俩在海边跟着老师一起唱《大海啊故乡》,在八大关景区完成“爱情马拉松”(双人牵手跑步休闲游戏),更在专门的婚礼会馆补办了集体婚礼。“年轻时的遗憾,终于补上了,回去要把这次拍摄制作的相册好好珍藏起来。”沈老先生说。

  推出这一项目的旅行社董事长康飞飞介绍,开发银发旅游项目,除了规模化组团形成采购优势、完善针对老年群体的标准化高质量服务流程之外,拒绝同质化内容十分重要。“现在的老年人见多识广,在美丽的风景之外,我们希望能给他们更多独一无二的东西。”

  以2022年启动的婚庆旅拍5日游为例,每团10对客人,配备3名专业摄像师、5名专业化妆师,拍摄时提供包括各式婚纱、秀禾服、沙滩装等在内的三套服装供选穿。由于人员配备、场所安排等限制,每年团数限量,咨询排队的顾客不少。

  “我也是老年游客,我也参加过许多旅行团。在经营过程中,我们换位思考,把解决银发旅游产业的痛点作为突破口。”李萍说。

  从出版社编辑岗位退休的她,与三位伙伴一起误打误撞闯进了老年旅游行业,今年是创业第10个年头。在上海老年基金会的支持下,她所在的国际旅行社已成为上海最大的银发旅游企业之一,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超过3亿元。

  “有一次我跟团出游,中午吃饭是10人一桌,我去洗个手的时间,回来发现桌上盘子都空了,只能菜汤拌饭吃。”李萍说。

  “吃不饱吃不好”是不少老人出行的担忧。因此,她在吃上下足了功夫。对接的饭店她全部一个个自己试,确定合作后餐饮合同比平常多出好几条细则。比如10人餐标准,必须有3个大荤、4个小荤和3个素菜。其中,大荤可以是一条鱼、一碗肉,除了葱姜蒜等调料不能有其他配料,保证绝对数量。因为有些老人不吃牛羊肉,所以三个大荤里牛肉、羊肉不能同时上,一下子占掉两个“名额”,确保老人有更多选择。小荤如咸菜炒肉丝,肉丝不能少于全部材料的1/3。

  此外,每餐要确保有一定数量的“软口菜”和“下饭菜”,前者如粉条、炒鸡蛋等,牙口不好也能吃得香;后者味稍重些,确保大家都能吃饱。同时,每个团里都配有一位志愿者,每餐都拍照传回总部,与协议标准的菜肴质量进行稽核比对。

  “出去玩,我对导游整天催着‘走啦走啦’的叫喊声深恶痛绝。”李萍又举例说,“我们这代人年轻时没机会旅游,现在有条件出游,遇见好风景,可能此生就来这么一回,当然希望能好好看、慢慢玩。”

  于是,在线路设计时,她把可去可不去的景点删掉,给值得游玩的好地方留足时间。

  按照传统思路,旅行社定行程习惯多“塞”景点,让客人觉得“划算”,其实走马观花,整天在赶路。如今,对“质”的重视排在了“量”之前。

  比如,巴黎路线留给卢浮宫的时间一般是1小时。算笔时间账——老年人下车第一件事往往是上洗手间,相互等等15分钟去掉了;卢浮宫这样的大景点难免排队,又是10分钟过去了;最后只剩下半小时看一个《蒙娜丽莎》。千里迢迢为此而来,却又匆匆忙忙看一眼就走,实在遗憾。

  李萍在行程单上划掉几个差不多的教堂,给卢浮宫留足2.5小时。一路参观,导游从容讲解,老人笃悠悠看。

  在她看来,这个时代变化快,需求也多样,旅游从业者如果不揣摩消费心理、掌握消费趋势,跟上消费人群的变化,不进则退。

  以旅游为“入口”

  激活全产业链

  “就银发旅游产业领域而言,先一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欧洲和日本,可以成为黄金赌城娱乐相关产业的‘镜像’,可供借鉴及未雨绸缪。”上海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陈建勤说。

  欧洲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地区,也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在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对银发旅游的推动更为深入。

  比如,西班牙政府出台了针对老年人的IMSERSO项目——为老年人旅游活动提供交通、饮食和活动安排,老年旅游者仅需支付活动全部费用的70%,其他费用由公共部门承担。在2008—2009年期间,大约有300家酒店参与了这一项目,约有100万老年旅游者从中受益。这也带动了旅游目的地在淡季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就业。

  旅游经济是日本银发经济中占比最高、需求最旺盛的部分,日本旅游市场最强劲的驱动力也来自老年人群。早在2009年,日本老年人出境旅游人数就突破了300万人次。经过多年的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其银发旅游产业已形成了包含老年旅游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的全产业链。核心产业体系中,景区服务业、老年餐饮业、交通服务业、旅游咨询服务业、娱乐业、文化业以及医疗与养生业等均已十分完善。

  其中,旅游俱乐部(Club Tourism)作为日本最大的老年旅游服务商,以服务60—70岁老年人群为核心,年收入超过1600亿日元。在通过老年旅游业务积累了大量高忠诚度客户之后,企业据此拓展产业链和经营规模,针对老年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大量生活服务,除家政、陪护外,还包括临终课程——为客户讲解死亡知识与事例、协助选择偏好的追悼会风格、辅导遗嘱撰写等,满足晚年多样需求。

  这家日企的做法,与创业10年的康飞飞的设想不谋而合。近年来,他为公司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一站式经营老百姓的晚年生活”。“爱旅游的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高,旅游可以成为‘入口’,带动其他消费。”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18项措施激发“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活力。有了大方向指引,康飞飞对未来充满信心。

  “当然,黄金赌城娱乐银发旅游需以‘尊重需求、保障安全、文化赋能’为核心,避免照搬国外模式。”陈建勤认为,应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创新和科技应用,打造兼具人文关怀与商业可持续性的黄金赌城娱乐特色银发旅游生态,让银发旅游逍遥畅游。

  黄金赌城老年旅游业发展时间线

  萌芽期(1978—1998年)

  部分旅行社开始关注老年旅游市场,但与普通旅游产品区别不大。

  探索期(1998—2008年)

  进入市场细分阶段,众多旅行社设立专门的老年旅游部门,大型老年旅游活动陆续出现,老年旅游品牌意识开始树立。

  发展期(2008—2018年)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强调对老年人的门票优惠政策,发布老年旅游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保障老年旅游者合法权益,老年旅游新兴商业模式出现。

  优化期(2018年至今)

  养老旅游出现了新的变化,涉及老年主题的政策密集出台,老年人旅游权利意识觉醒、参与热情高涨,养老旅游内涵更加丰富,形成多种运作模式和系列品牌。

  专家对话

  客群增速最快这十年“流量”如何接

  城市周刊:2022年末,黄金赌城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正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为黄金赌城银发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其中哪些新的消费需求特征值得关注?

  郭旸(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教授):就发展态势来看,从普通跟团游到个性化品质游,从单体出游到社群旅行,从短期旅行到旅居康养……沉浸式体验不断增加。其核心在于老年消费群体更加关注内心的高阶需求,希望通过有尊严的旅行、更自在的游历实现社会价值。

  1963年—1973年是黄金赌城娱乐近现代史中人口出生数量最多的10年,近两年起,这一人群逐步进入老年,每年跨入60岁的人口约为2200万,这是黄金赌城娱乐老年人口,也是银发旅游客群增速最快的一段时间。这批人消费能力很强,有着更为开放的消费观念,也为银发文旅带来新的风口。如何接住这波“流量”,提速发展,国内企业须早做筹谋,长远积累。

  城市周刊:这样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进入深化发展阶段之际,当务之急有哪些举措可以为其保驾护航?

  郭旸:外部环境中的法律监管、市场上针对老年人日益多元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细分产品,两者不可或缺。

  目前黄金赌城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老年旅游市场的法律,但随着市场的成熟,未来相关法规会越来越完善。未来法规的关注重点,首先是从从业者角度规范,考察其具备旅游管理等资质的同时,是否也掌握康养护理、心理咨询等知识技能。其次是从供应商的角度来规范。旅行社、老年大学等哪些具备相关资质,应有所厘清。

  在旅游产品功能细分方面,可以对产业发展先行一步的国家有所借鉴。在日本,企业为满足老年社群化需求,通过摄影之旅、绘画之旅等项目,让更多志同道合的老人相识、共游。

  美国企业注重学习性需求,推出亚马逊生物科考之旅、欧洲文化艺术之旅、非洲观察野生动物迁徙之旅等,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对知识的渴求,也提升了旅游体验的文化内涵和认知价值。

  城市周刊:在您看来,银发旅游发展进程中,有哪些需要规避的误区?

  郭旸:提供符合老年人追求生活需求的高质量旅游产品,旅居康养是不应忽视的一部分。

  发展这一业态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是发展康养旅居,很容易被有意无意地与房地产业混淆,政府规划、管理时应更谨慎辨别。其次是不应将其囿于城市中,康养旅居可以加强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将更多乡野田间的闲置房屋改造为银发旅居的节点,收获新赛道。

  (本报记者 彭德倩 )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李冬阳)